搜小说

第9章 闻鸡起舞玉汝于成上(第1页)

“学者不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学成者,可兼济世人,通达天下。”

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话,道尽了千百年来一条正确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的铁律:如果你想登堂入室出将入相,就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而在大汉帝国的体制里,想要学习,一般只有官学和私学两种途径。

官学顾名思义,是大汉帝国在各州、各郡、各县所设置的学院,这些学院又称官塾。官学为帝国的皇亲国戚、官宦子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让他们成长为帝国栋梁,当然,这些官学也会破格招收一些经过考量的寒门子弟,为他们提供免费教育,不过,这部分人在官学中的占比,可谓少之又少,直到现帝刘彦登基,官学才逐渐扩大了寒门子弟的招收比例。官学中声名赫赫于天下的,当属位于京畿长安的两仪学宫,其地位之高、文华之盛,让百年前的那位诸葛丞相大笔一挥,直接把两仪学宫定为国学,历代两仪学宫宫主,更是享受帝国十二卿的崇高地位和待遇。

而私学,又叫私塾,私学这东西分类便五花八门了,但大体不离三种。首先,江湖诸子百家和大帮大派会开办私学,传授学派精髓、培养年轻俊才,以为门派传承延续之用,他们所学的,一般都是门派精髓;其次,一些诸如凌源刘氏一般称霸一方的世族,会开办私学,高薪聘请名师,传授家族子弟文武;最后,一些稍稍阔绰又望子成龙的百姓们会自发集资,请一些才学平平的教书先生,为他们的孩子传授些才学。

所以,大汉帝国中的教育系统以优劣排序,最优是两仪学宫,其次是官学、诸子私学和世族私学,最次的,则是乡野私学了。

......

位于凌源县城北市的子归学堂,是整个凌源城最大的乡野私学,这里藏书万卷,孩子们每日读书声,朗朗不绝。

除了父母眼中的败家子、兄弟眼中的大废物、师长眼中的‘不成器’外,十余年前从那场惊天大乱中悄然逃走的刘权生,还有另一个身份,子归学堂的大先生。

从刘懿记事起,便有了这学堂,邻里回忆,学堂最初仅是凌源刘家遗弃在北城的破庐三间,公元329年,也就是十一年前,刘权生带着尚在襁褓的刘懿落户于此,一年修、二年补、三年建,草庐才算有了些模样,刘权生父子也算在北市站稳了脚跟。

没人知道堂堂刘三公子为啥放着半城之隔的锦衣玉食不要,非得来北市遭这个洋罪,最初大伙好奇猜测,一时间流言纷飞,倏忽十几年过去,百姓们也就逐渐熟悉了刘权生大先生这个身份,淡忘了曾经的刘三公子。

刘权生一介书生,十一年前回到北市之初,手无糊口之技,只能怀抱刘懿蹭邻里之食以糊口,可以说,儿时的刘懿,吃了百家饭,喝了百家粥,受尽了人间烟火。

后来,刘权生于草庐开堂设学,免费授业,有教无类,也算回报乡亲邻里,邻里皆市井之人,谋生艰难,他们虽觉读书无用,但也不从中作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们有一分力气,对这对儿父子便照顾一分。

();()  再后,在学堂里面,还是小黄髫的王三宝因在草庐博闻强记,华兴郡郡守应知惊叹其神童之姿,特赐其为记事掾书童,秩俸三十石,对于贫苦人家,这无异于鸡蛋里面孵出了凤凰,刘权生的草庐随之水涨船高,于北市声名大振,一些上不起学的人家,纷纷将孩子送到了子归学堂,以期盼望子成龙。

刘权生也好说话,不管交不交得起学费,都会给孩子们安排一个座位,一些周边村镇赶来上学的孩子,这位大先生还会为他们提供一顿美味午餐。

公元334年,街坊邻里借猫冬之机,为刘权生行瓦房之事,将草庐焕然一新,众人之力甚伟,子归学堂一跃成为凌源城乃至华兴郡的最大书院,刘权生不忘本,仍分文不取,遂得大先生之名。

公元335年,望北楼、轻音阁在凌源北城双双落成,刘权生成为此中常客,经常舞文弄墨,其文绝、画绝、酒绝、诗绝,凌源的达官贵人们,逐渐开始正视起这位曾经在帝国官居要位的学堂大先生。

公元337年,郡守应知拜大先生为华兴郡学经师,秩俸三百石,掌铜印黄绶,算是帮助刘权生重新走回了官道。然刘权生前半生宦海浮沉,这点儿芝麻绿豆的小官,让他并无娇纵之气,虽纵酒好乐,却公私兼明,一切如故,从此更受爱戴。

盛日浩辉,落英缤纷,学堂里每日书声郎朗,书童们在浩瀚海洋中尽情畅游,子归学堂恰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舰,扬帆远航,将莘莘学子们送到理想的彼岸。而刘权生始终坚信,锲而不舍必有成,终有一天,他的十年谋划会落地生根,他的夙愿将和这群孩子们一同长成参天大树,破开牢笼,直入云霄。

十年成树,久而久之,前往子归学堂观学,逐渐成为前赴华兴郡游玩的江湖子女们的必去景点,每每来此,瞧见丰神俊朗的大先生,他们总要由衷赞叹一句:好一个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至于这刘三公子为何有家不回,为何落魄至此,总归是家事,十几年过去,大家也便不再追问了!

......

一甲子前,大都督祖逖于少年时闻鸡起舞、学思践悟,最终成为南讨北征、攻无不克的帝国双壁之一,当年秦汉鏖战,北方强国大秦狂飙突进三百里,差一点点便要饮马黄河,神武帝刘谌不愿放弃祖宗故土,于是破格擢升祖逖为大都督,祖逖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汉室于倾颓,功成后不敛财、不谋权、不置产、不受爵,挂印而去,一生刚直,赢得生前身后名。

刘权生始终教诲学生:此生务以大都督为标榜,为民发奋、为臣谋国、为官尽忠!

也正因如此,十几年来,从子归学堂走出的学生,大多性情纯良,少有为非作歹之徒。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的超能力有点刑  我有一颗长生瞳  靖安侯  大宋泼皮  替身女配成了万人迷  我在巨人世界造核弹  年代:小日子过的真好  东京:我的百鬼绘卷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金乌  十二只老鼠在庭箱中  从海贼开始燃烧世界  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和福尔摩斯协议订婚后  武帝之王  大内御猫,从虎形十式开始!  超凡血统整合体  一世如龙  文朔古诗词集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热门小说推荐
身为渣受的我拿了替身剧本

身为渣受的我拿了替身剧本

接档穿成反派后发现主角重生了文案在下求收藏本文文案萧云谏身为无上仙门的首座弟子,芝兰玉树年少成名,受万人追捧。可他偏偏是个没有心的。  他师叔凌祉为他中情毒堕魔窟,为救他散去多年修为。...

快穿之炮灰自救系统

快穿之炮灰自救系统

每个世界总有那么一个炮灰,她们无恶不作,兢兢业业使出各种手段阻挠主角的进步,然而最终的结果都是被主角踩在脚下,成为主角的经验包。而余聆,就绑定了一个炮灰自救系统,穿越到每个世界里,抱住主角的大腿,完...

末世男在七零

末世男在七零

s晚上2点左右更新防盗我奶极品中的战斗机,重男轻女天天想着算计女主一家来补贴她大儿子大孙子。爹娘计算着怎么压榨全家,把堂姐卖了,给儿子送去念书,盖房子,娶媳妇。上头七个姐姐都是扶弟狂魔,叔叔婶婶还...

摸金:我当寻龙魁首那些年

摸金:我当寻龙魁首那些年

我叫陈平,祖上有钱有势。没人知道从爷爷那一辈起,我们家发家的秘诀就是靠着摸金倒斗得来的。不过九十年代初期,我爷和我爸摸了一次大墓,丢了一双手回来,那时候我们家开始洗白,并且勒令我这辈子不要在去碰这一行。于是,我在武功县开了一家专门倒腾古玩的寻龙古玩店,本以为安逸一辈子,却没想到,一枚摸金符的出现,让我重操旧业。而当我想再次金盆洗手,却惊骇的发现,我的一只脚已经踩进了这泥坑中,拔也拔不出来了...

重生之世家子弟

重生之世家子弟

用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生命的陆景,却意外的回到了十八岁那年。那些色彩鲜明的记忆像刀刻般铭记在他的脑海里。老父郁郁而终,母亲思念成疾,追随而去。大哥折戟仕途,家破人亡。站在时光的这头,人生的征程可以重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